星期四, 9月 15, 2022

不用數字的數學 推薦序

應編輯好友之邀, 幫一本非常特別的數學科普書 "不用數字的數學" 寫的序. 這本書翻譯得很好, 譯者是有功力的. 推薦想對 "高等數學" 到底在搞什麼有興趣的讀者一讀, 尤其是那些高中很會解題就衝動選數學系的同學, 或是已經誤上了賊船的大一大二新生.............

森棚教官, 2022

-----

"不用數字的數學" 推薦序 : 一窺當代抽象數學的面向

讀者手上的書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數學科普書。

這本書談的數學,會和絕大部分讀者心中的「數學」非常不一樣,也和絕大部分的數學科普書非常不一樣。一言以蔽之,這本書用淺顯的語言介紹現代高等數學中幾個抽象的核心領域:拓樸、分析、代數,最後提及數學的哲學基礎、建模與自動機。所有篇章都談「概念」,都沒有「數字」。

這是數學嗎?!

讀完書稿,不禁啞然失笑,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數學系的惶恐與不知所措。僅僅一個月我就發現大學的數學和高中數學「很不一樣」。高中數學範圍有限,目標是解設計好的題目:不要有計算失誤,快速地解題得到正確的答案。但是大學的數學範圍茫茫無際,大一的微積分(Calculus)與線性代數(Linear Algebra),除了像高中數學一樣的計算與解題,更多的是要求理解與論證。我在這兩門課的證明題中掙扎前行,不知不覺進了大二。

然後我就在大二的高等微積分(Analysis)與代數學(Algebra)卡關了。這兩門課是數學系真正的入門課程,幾乎沒有像高中數學一樣的計算題,而是一整片的理論。前面沒弄懂,後面就根本無法前進。簡單來說,這兩門課從課本內容、習題、到考試,全部是證明題。我可以整個下午在書桌前,只為了想弄懂從這一行到下一行的理由。一道敘述只有十幾個字的習題,可以耗掉好幾天,而且還做不出來,更糟的是書後面還沒有答案。同學們互相自嘲,一本薄薄的課本可以讀這麼久,真的太划算了。

我原以為這兩門課已經嘆為觀止,但到了大三時,修了一門更誇張的課,叫做拓樸學(Topology)。幾百頁的課本中沒有任何數字(數字只出現在頁碼、定理標號、足碼)。每星期連續幾堂課老師寫滿七、八個滿滿的黑板,可以完全不出現任何一個數字。我們一路顛簸,掙扎忍耐到快要學期末,然後老師很興奮地預告,下學期,在書本的後半,我們將會證明Jordan Curve Theorem這個大定理:這個定理是說,你拿筆在紙上畫一個圓,會把紙分成兩部分,「圓內」和「圓外」。台下同學一片譁然,這能不譁然嗎!我簡直矇了,那一瞬間, 我覺得我在外星球上……

這是數學嗎?!

數學研究什麼

是的,這是數學。經過大學數學系,我知道從定義出發,純粹的論證與推理,推出夠一般的結論,是數學理論發展的步驟。而論證與推理,才是數學的核心本質。數學和其他學門非常不同,數學是一步推一步的,要下結論必須要有理由。「論證」與「推理」在數學各個不同的主題或領域上所佔的份量不盡相同,但這個本質不會改變。即使是小學的九九乘法表,三七是二十一也是有理由的。

如果我們抽離出最根本的概念,數學就是在研究形狀,研究變化,研究結構,應用之以解決實際問題,資訊時代又賦予數學新的觀點與力量。

用數學專業的語言來說,數學研究形狀,就是「幾何學與拓樸學」;數學研究變化,就是「分析學」;數學研究結構,就是「代數學」;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就是「應用數學」;數學與資訊結合,就是「離散數學」。這幾個領域,就是當代數學這棵參天大樹的幾個主幹。

作者的野心

這正是本書的內容。這本書的五個章節中,第一章是拓樸學(形狀),第二章是分析(變化),第三章是代數(結構),第五章是建模(應用數學與離散數學)。數學既然是一步推一步,根基是否穩固就很關鍵,這個部分穿插在第四章的基礎(數學基礎與數學哲學)。

由此可看到作者的野心非常宏大——他想要在一本小書中一網打盡介紹數學的各個主幹。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書作者相當努力,在每一章中,盡量選取那些可以用口語解釋概念的主題材料。在解釋的過程中,盡可能貼近讀者的生活經驗,或是藉由各式各樣生活上的例子來讓讀者體會數學的概念。

要對一般讀者講解抽象的高等數學,細節與精確定義是不可能講清楚的。但是既然只抽離出概念,還是有機會在概念上讓讀者體會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下:三角形、橢圓、長方形、叉叉,這四個東西哪一個「看起來跟別人最不一樣」?很顯然就是叉叉,這個小朋友都能做。但這樣的直覺,就已經碰觸到拓樸學中的核心概念了,這正是本書第一章的第一部分要介紹的內容。所以很容易理解吧!讀者如果想學嚇人的專業術語,我來註解如下:三角形、橢圓、長方形是同胚的(homeomorphic),但是叉叉和它們不同胚。

書中有些材料作者介紹得非常精妙,即使以我專業數學家的眼光來看,都覺得眼睛一亮,比如對稱群、自動機、物理基本粒子等等。既然作者原來的想法就是用口語敘述介紹高層次的概念,讀者就不要有壓力,當作有趣的故事書來讀,會有驚喜的發現:重複圖案的壁紙本質上只有十七種、數學中不同的主義、連續與離散真的天差地遠……

未盡之言

最後再回到讓全班譁然的Jordan Curve Theorem。到了研究所後我才知道為什麼這個定理這麼特別——這是平面獨有的一個特別性質。到了三維空間中的流形(manifold)事情就變得非常複雜,讀者可以查「Alexander horned sphere」看看有多詭異。至於什麼是「維度」和「流形」,可以看這本書的第一章……

我欣見這本書的出版,也佩服作者的宏觀與有趣的文筆,把數學某些本質層面藉由適當的選材呈現出來。但數學何其浩瀚,不管是哪個主幹,本書提及的材料都還只是很小的部分,茫茫數學大海,還有非常多新奇的事物。但囿於篇幅與主題限制,許多重要的領域本書沒有碰觸,是較為可惜之處。但這是我太苛求了,本書的視野和高度在數學科普書中是非常少見的,碰觸到的領域已經非常廣闊,足以讓讀者對數學有完全不同的認識與體悟。

無論如何,希望本書能開一扇門,引領有緣的讀者或未來的數學家,體會當代數學的面向,從而進入數學的嚴肅、深邃與美麗。

森棚教官, 2022

星期三, 8月 24, 2022

蘇格蘭的瑪麗 (諜報英國 I)

    前陣子兒子讀了五本東方出版社的亞森羅蘋, 接下來大概可以看福爾摩斯了. 這幾天 Steam 上的福爾摩斯系列遊戲大特價, 但我最近不在電動爆發期, 就沒有下手. 

    我嘗想怎麼樣的文化可以孕育出英美這麼精彩的偵探小說和 007 諜報片. 英國的軍情五處, 美國的 CIA, 蘇聯的 KGB 都是小說狂耳熟能詳的單位.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關於英國諜報傳統的文章後恍然大悟, 英國的諜報早有是幾百年的傳統了.

    遠在都鐸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 (1533-1603, 英國最有人望的女王, 在位 44 年) 的時代, 真實的諜報故事就已經驚心動魄, 完全不輸任何 007 的電影啊. 

    1558年,伊莉莎白上任女王後, 持續進行宗教改革推動新教. 天主教會視她為眼中釘, 1570年教宗公開公告, 不承認伊莉莎白的統治. 之後並密謀要暗殺女王, 這就是有名的巴賓頓陰謀 (Babington Plot).

    那時伊莉莎白極為倚重的首席幕僚之一是沃辛漢, 他在歐洲建立了間諜網, 負責蒐集情報. 1582 年一封來自西班牙駐英大使的信被攔截, 此信希望用天主教的力量分裂英國, 並且讓蘇格蘭的瑪麗一世取而代之. 

    瑪麗雖在法國長大, 但因為婚姻成了蘇格蘭女王. 但當時早已經被迫遜位給兒子, 並在一次不成功的復辟行動後就逃往英國, 投靠表姑伊莉莎白女王了. 但伊莉莎白一直對瑪麗心有忌憚 --- 瑪麗信奉天主教,  在想顛覆伊莉莎白的天主教會心中, 瑪麗是最佳人選. 伊莉莎白表面上收留瑪麗, 實質上是軟禁, 一關就關了十幾年. 也莫怪乎瑪麗心中蠢蠢欲動了. 

    總之, 西班牙駐英國大使被驅逐出境, 瑪麗被更加嚴格監視. 伊莉莎白知道瑪麗不會善罷甘休, 因此乾脆於 1584 年發布法令, 阻斷所有瑪麗的通信管道. 瑪麗在法國的親信失去聯繫管道, 心急如焚之下不得以只好安排一位間諜, 進入英國想辦法跟瑪麗聯繫. 

    但是這位間諜被沃辛漢捕獲, 並且成功地被沃辛漢吸收成為雙面間諜. 透過這個雙面諜, 沃辛漢辛掌握了瑪麗與外界聯絡的方式 --- 把信夾帶在啤酒桶內的防水水箱壁. 

    沃辛漢不動聲色繼續讓瑪麗通信, 但每一封往來的信沃辛漢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1586年, 瑪麗的親信寫信給瑪麗, 徵詢是否要進行一個營救她並刺殺伊莉莎白的計劃. 瑪麗回信, "同意". 

    這封信成為壓垮瑪麗的最後一根稻草. 瑪麗的親信全部被逮捕並處決, 其中有兩個榮獲英國版的五馬分屍刑. 伊莉莎白下令組成審判委員對瑪麗進行審判. 1587年2月8日, 瑪麗被斬首, 僅僅享年四十五歲. 生在皇家, 被命運推著跑, 說實在, 這也是可憐人哪. 

    諷刺的是, 伊莉莎白和瑪麗都葬在西敏寺, 兩個人的墓穴隔不到十公尺. 二十年前我去西敏寺只會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好可惜. 

    這真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瑪麗悲慘戲劇化的一生觸發了許多藝術家. 德國文豪席勒 (Schiller) 的劇本 Maria Stuart 就是講瑪麗的故事, 而董尼才蒂 (Donizetti) 根據席勒的劇本寫了一部同名歌劇. 

    我最愛的作曲家之一舒曼也寫了 op. 135, 關於瑪麗的連篇歌曲 (我剛剛查資料後, 被嚇到了, 這幾首歌的詞就是瑪麗寫的詩!! 真是一個苦命的才女). 在鋼琴上彈第一首的伴奏, 一面跟著哼, 這是她遠離家鄉法國的哀嘆, Abschied von Frankreich, 再會法藍西,  ade, ade, 永別, 永別. 我簡直泫然欲泣....

(我寫累了, 下一個英國諜報故事有空再寫吧.)

2022, 森棚教官


星期二, 8月 16, 2022

福斯汽車

    我對Volkswegan (福斯汽車) 的美好印象源於小時候偶爾在街上驚鴻一瞥的閃亮鮮豔金龜車. 每每出現都讓我超興奮, "看, 金龜車!" 


    福斯是世界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 每年賣出超過一千萬輛車. 旗下品牌有福斯 (Volkswegan), 奧迪 (Audi), 賓利 (Bentley), 藍寶堅尼 (Lamborghini), 保時捷 (Porche), 布加迪 (Bugatti), 喜悅 (SEAT), Skoda. 福斯對德國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二次大戰後德國能復興, 汽車工業有非常大的功勞; 德國據說四分之一的人口從事與汽車相關的工作. 說福斯是德國的人民引以為傲的民族企業也不為過. 


    然則這個人民心中的驕傲, 在 2015 被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揪出刻意在引擎中安裝了特殊的軟體. 這個軟體可以在驗車時自動調整參數, 以通過廢氣排放標準. 但實際上, 排放的廢氣根本超標十倍以上. 賣到全球的一千萬輛汽車中, *每一輛*都安裝了這樣的軟體.


    這不是 "不小心", 而是在洋洋自得的傲慢下的刻意為之. 利字當前, 故意欺騙, 當然只有 '可惡' 二字可以形容. 簡單來說, 就是這公司所有出廠的汽車都是造假的. 但沒有被揪出來之前完全沒人知道, 大家還印象很好, 以為很高檔, 甚至寄予厚望. 


    醜聞出來後輿論大譁, 福斯形象大傷. 福斯也賠了不少錢. 但如同前面提的, 福斯企業是許多德國民眾心中的驕傲. 一旦牽涉到信仰可能崩壞, 即便有這麼明顯的醜聞明明白白放在眼前, 不少人還是會選擇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而不是相信事實 (這是人性. 要承認自己固著的信念有誤實在太難了).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 醜聞發生後, 一項民意測驗表明超過五成的德國人(55%) 仍然對福斯集團汽車有 "極大的信心", 且超過四分之三的人認為其他汽車製造商也同樣有類似的作假, 只是沒有被抓到. 簡單說, 跌到一個幅度之後, 會回歸信仰堅強的基本面, 加上時間沖淡衝擊, 這樣就回穩了.


    所以啦, 既然人性總是一直如此, 歷史就總是不斷重演. 只是, 保持清醒, 以及平心靜氣, 在這個喧嚷的世道中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 



2022, 森棚教官

星期二, 7月 12, 2022

牛奶工

牛奶工  (Milkman, by Anna Burns)

    這本書我放棄過一次, 大概在第五十頁, 第一次讀的時候. 前五十頁基本上沒有劇情, 寫一個約大學年紀的女生被一位叫做牛奶工的人搭訕. 這位牛奶工是當地反叛組織的領袖級人物.

    放棄是因為風格的不適應. 前五十頁是半意識流的風格, 全部是主角內心的辯證與自我對話. 英文版動輒一整個段落橫跨好幾頁, 全部是內心戲. 也許是因為我讀的上一本書充滿劇情張力, 一時變成這樣的風格真是調整不過來, 就把書擱在一邊了. 然而這畢竟是得過布克獎的小說, 我終究還是覺得放棄可惜, 而且英文版平裝本封面很漂亮. 於是還是重新拾起它, 這一次慢慢來, , 英文版啃不下去就改看中文翻譯(譯者謝瑤玲翻譯甚佳), 就讀完了.

    讀完後不免嘆氣, 好在, 好在我有堅持下去. 這是一本好書, 漂亮的書. 我不會說這本書讓我感動還是什麼的, 但是整本書營造出來的壓抑氣氛和刻意綿長的敘述與內心戲, 真正進入了之後, 會讓你慢慢設身處地, 同理及同情那個環境下的每一個主角與配角. 

    這本書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名字. 不只沒有名字, 連故事的背景, 時間, 地點都沒交代. 但是, 很快就可以從行文間明顯知道書中的地點在北愛爾蘭, 時間是北愛衝突最激烈的 80 或 90 年代. 北愛的問題因為歷史緣故基本上是無解. 因著政治與宗教, 人們一分為二, 這邊的, 那邊的, 這條街的, 那條街的, 海這邊的, 海那邊的. 在那個人人都有在路上被炸死的危險, 人人皆為告密者與被監視者的歲月中, 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裝傻以及不改變. 我的青少年時期有跟上解嚴前臺灣白色恐怖的餘韻, 壓抑的內心以及莫名的懼怕, 敏感的我是清楚的. 

    一如本書敏感又敏銳的主角, 因為現實生活的不牢靠與不可信, 轉而在書本上尋求心靈的自由. 她養成邊走邊讀小說的習慣, 而且必然要是十九世紀的古典小說, 這當然是最安全的小說. 但是, 當環境不容許你釋放壓力, 加上天性敏感, 加上書讀太多, 後果就是自我對話, 簡單來說就是胡思亂想, 或是鑽牛角尖. 

    這就是我們的主角. 她好端端地拿著書在路上讀, 然後叛軍領袖牛奶工過來跟她搭訕. 她每天慣例的生活與壓抑的平靜心情一下子如池塘投入一個大石頭後翻騰激盪. 連帶她的生活, 她的人際關係, 她的家庭, 她的"也許男友", 她所在的街區, 她所處的大環境與大時代, 那個不去管他而以為安全不動的堡壘, 因為這個搭訕隨之傾斜崩塌. 這一切, 在書中都從她自我辯證的內心對話中層層剝開. 書本中有大量的分析, 說服, 臆測, 解釋, 推論, 反駁. 辯證, 抗拒, 懷疑, 嘲弄....整本書簡單說, 就是記錄了一個青春期的少女, 在面對這個無可解釋與無法改變的的環境時, 在個人生命成熟的當兒, 內心世界劇烈翻騰, 胡思亂想或鑽牛角尖的心路歷程. 

    有書評說這是成長小說, 有書評說這是政治小說, 有書評說這對性與暴力做了批判. 我是覺得都對, 也都不只. 對我而言,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動盪的大環境中, 一個看似微不足道個體的內心. 自由流動的思緒對照環境的壓抑, 兩者的衝突, 對比與因果就更加撲朔與有張力. 用這個角度看, 這本書真的寫的美麗. 

    那最終的結局呢? 也沒有什麼結局. 但如同前面說的, 只要耐著性子習慣敘事的風格,  這本書的精彩自然會慢慢湧現. 你會設身處地同理, 及同情那個環境下命定的一群人.

    而且充滿無奈. 

2022, 森棚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