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11, 2018

近鄉情怯

下下個月是我這一屆的 *建中三十*, 就是畢業三十年的同屆校友回母校聚一聚. 我曾回建中服務, 所以理當被抓回去當召委. 然而我實在忙到無法分身, 感謝總召的理解與體諒, 我成為掛名卻沒做事的冗員.

召委們非常辛苦, 各班委的聯絡也如火如荼, 但本班聯絡的情況頗不順利. 這是一個聯考成績不俗 (全校升學率最高, 二類組平均第一, 六科中更有三科全校最高) 實際上卻亂七八糟一盤散沙的班. 畢業後一次同學會之後再也沒下文 (或許我是被忽略的班邊也說不定). 總之, 努力很久, 到現在才找到六個. 而且, 本來就沒什麼交集, 三十年後突然要敘舊, 也是頗尷尬的.

其他班也有班委說, 明明有找到人, 但是卻擺明不想出席, 有點洩氣.

敘舊不免會聊近況. 過得不順利的, 出席的動力就低了. 過得順利的, 也不是每個人都習慣交際的場合. 每個人成長軌跡都獨一無二, 有一些人根本不想回顧高中歲月, 就像我不願回顧剛入學術界的那一段壓抑時光一樣. 這種事情, 不要勉強.

但對於建中三十, 我更多的心情是近鄉情怯. 尤其是, 我從建中畢業了兩次. 一次在台下, 一次在台上.

上個星期, 我應國教署邀請到某校擔任資優班評鑑委員. 中間有個環節必須和幾個該校老師聊聊. 於是我就與高一資優班導師聊了一下.

他是校友, 讀書時就立志要回母校教書, 現在也如願了. 然而他卻說, 前幾年他一直想辭職, 然後周圍的人都非常不解.

我問為什麼. 他幽幽地說, 他看到現在的學生的樣子, 無法和自己以前當學生的樣子對在一起. 回憶中的榮光, 身為這個學校一份子的驕傲, 在這個世代的學生身上所剩無幾. 也許時間是把回憶美化了, 但兩者落差的強烈失落感無人理解, 也無處傾訴. 也許, 眼不見為淨會更快樂.

一時間我無法言語. 你不會知道, 要對母校有強烈的熱愛, 才會有這樣的感慨. 要對教育有強烈的理想, 才講得出這樣的話.

我說, 我懂. 我也是高中時, 就立志要回建中教書的. 我有一樣的感慨, 有一樣的燦爛回憶與一樣的失落. 在那個時刻, 我和他有了難以言傳的共鳴.

我人生第一次徹底的戀愛, 是愛上建國中學. 在迎新晚會的觀眾席上; 在建中青年的字裡行間; 在操場漫天黃沙的踽踽獨行中. 校慶前夕亮晃晃金黃色的南海路; 燈火通明五彩繽紛徹夜不眠的教室; 社團裡一起笑一起哭的兄弟; 格物樓裡走音的鋼琴. 這個學校完全打開我的眼界, 讓我見識到什麼是才氣與優秀, 教會我努力與謙虛, 讓我體會什麼是青春和燦爛, 帶我結識了一輩子的朋友. 直到現在, 即使我常常回建中開會, 走進建中, 我仍會悸動. 走在紅樓的迴廊, 我仍心存敬畏.

說 EQ 太低或鴕鳥心態也罷, 說多愁善感或太浪漫也罷. 但是, 有時讓回憶停格在最美的一刻, 也是一個選擇.

但無論何時, 聽到校歌我仍會熱血沸騰. 體格強, 志氣大, 勞不辭, 苦不怕. 樂群敬業, 忘己利他. 知恥力行, 愛校如家.


2018, 森棚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