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25, 2024

作繭自縛

    政府都在談 AI 的未來, 行政院還有 `台灣AI行動計畫'. 全民都驕傲於台積電的成就, 而且慶幸臺灣靠著台積電至少還有一點籌碼. 但沒有人要承認 AI 有多吃電 --- ChatGPT "每一天" 用的電可以供一個正常家庭使用 "46年"; 也沒有人真的靜下來想想台積電要在臺灣繼續穩定或壯大, 需要有多少電 --- 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掉全國總用電 7.5%, 然後所有工業用電總共用去臺灣電力三分之一. 

    節約用電當然是好事, 但是全國家庭用電加起來不到臺灣電力的 9%. 說實在, 再怎麼少吹冷氣, 節約用電熱到爆, 了不起也就只能再擠出 2%.

    臺灣就一個小島, 廢掉核能發電的後果是犧牲大片農地種電給無效率的太陽能發電. 風力發電更不可靠, 遑論其他. 所以為了電力足夠, 只好瘋狂燃煤燃氣燃油 --- 事實上火力發電每日占臺灣電力產出已經常態性超過 80%. 

    我們當然羨慕美國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已經追上核能發電與燃煤發電, 但是美國國土有多大啊, 有大片無人居住的荒野沙漠可以放太陽能板和大風車啊, 臺灣只是一個小島啊! 我本也反核, 但上面的事實假裝看不見只是鴕鳥. 蒙上眼睛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問題也不會自動解決. 

    千夫所指是難有人承受得住的, 但好的領袖需要勇氣與對歷史的負責. 這是自我定位的問題, 但這的確不容易. 

2024, 森棚教官

星期三, 9月 18, 2024

讀到生氣

     今年暑假突然懷念起以前瘋狂啃書的感覺, 於是維持了幾個月讀小說的衝動. 七月暑假至今讀了不少書, 有幾本很棒的書 (William Kennedy 的 Legs (驚心動魄的黑幫老大故事), Paul Murray 的 Bee Sting (瞠目結舌的家庭故事, 很久沒看過一本這樣讓我心跳到快承受不住的書), Chinua Achebe 的 Things Fall Apart (非洲黑人部落被入侵的心碎故事)), 也有幾本還可以接受的書 (Joseph Conrad 的 Heart of Darkness, 以及 Brandon Taylor 的 Real Life).

    但與此同時, 也讀了四本讓我覺得不值得的小說--- 這四本都有一點名氣, 但是以我的評價, 都不知所云. 甚至有讀到讓我生氣想要摔書. 總之, 與我過往的選書運氣相比, 這個暑假的選書運氣實在不佳. 

    第一本是 Muriel Spark 的 The Public Image. 這本書封面設計奇醜無比, 完全引不起閱讀的衝動. 中間枯燥的很. 但至少有個劇情, 是一個女明星為了維持其公共形象的操作, 最後結尾還可以, 而且只有一百多頁, 不喜歡也不算太虧. 我給了它三顆星, 算是還可以接受. 

    接下來是 Robert Walser 的 Jakob von Gunten. 這本書講一個青少年自願到養成僕人的寄宿學校故事. 但行文充滿內省的囈語, 要寫實又不寫實, 搞出一些超現實的場景, 弄得我看到後面非常不耐, 而且沒什麼劇情. 但至少氣氛還營造得不錯, 這本書我給兩顆星.

    然後是 Alan Garner 的 Treacle Walker. 這本書非常薄, 入圍布克獎. 但真的不知所云, 像童話也像寓言, 講一個不知為何獨居的男孩跟收破爛的建立奇怪的友誼以及對抗邪惡的故事, 整個故事場景和敘述都是超現實, 極為迷幻, 我給三顆星, 但是不是因為好看, 是因為奇怪的設定很迷人, 這本書也沒頭沒尾, 莫名結束, 男孩最終的歸宿也太不值得. 

    最生氣的是 Nicola Barker 的 Darkmans. 這本書厚達八百五十頁, 而且是布克獎提名 ---- 封面還有一個推薦說 "  我還沒讀過今年布克獎的得獎作品, 但我覺得這本書的布克獎被搶走了", 推薦成這樣. 

    我看書從不想先知道故事大概, 否則一點樂趣也沒有. 所以我對這本書滿心期待, 但是卻發現自己在第一百頁, 兩百頁, 三百頁, 幾乎是每一百頁後的章節結束時, 在書上寫下, 這本書到底在幹嘛? 這本書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然後, 八百頁過去, 這本書沒有故事! 沒有結局, 沒有前因後果. 這太過份了, 所有的線頭都沒有收攏, 就這樣放著, 書本結束. 我超級生氣, 這為什麼可以入圍布克獎? 

    好笑的是無意義的遊走到六百頁, 我居然也被這本書馴化, 所以給了它兩顆星. 但我還是很生氣, 一本書不可以玩弄讀者, 作者不可以肆無忌憚亂寫, 而且編輯不可以放任作者, 也不可以在書背上傳遞錯誤的廣告. 

    文學獎的評審要誠實, 不要因為看不懂就說好. 近年來新穎的小說敘述手法愈來愈奇特. 我信手拈來讀過還覺得不錯的書就有 Lincoln in the Bardo, 4 3 2 1, Milkman, .. 但無論如何這些書有故事, 有深度, 不讓形式強過內容. 內容畢竟還是最重要的吧.

    因為真的被 Darkmans 這本書的無意義遊走氣到, 所以就氣到買了 Stephen King 的新小說 The Outsider. 我必須承認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沒把 Stephen King 當嚴肅小說作家看待, 即使他拿了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 但是我還是看了很多他的書 --- 因為他會講故事, 他真的會講故事! The Outsider 我三天就讀了一百五十頁, 欲罷不能. 要不是有其他事情要作, 真的會熬夜看.

    回想讀 Darkmans 的滿頭疑問, 很久沒看完一本書這麼生氣, 覺得自己寶貴的閱讀時光被浪費掉. 所謂的藝術, 不是要大家看不懂才叫藝術.

2024, 森棚教官

星期四, 8月 29, 2024

電影 Cousins 的主題曲

     因為各式各樣的歌曲譜蒐集太多了, 多到誇張, 真的很誇張. 於是每天規定自己一定要學三首新歌或曲子, 在鋼琴上彈 (按照這個速度, 要把已經建檔目錄的譜彈完, 要花二十年!). 遇到真正喜歡的心情就很好. 剛剛彈到電影 Cousins 的主題曲, 譜面超級簡單, 視譜一次到位(想不到我也能辦得到), 曲子散發淡淡的哀愁, 真是美極了. 


     找不到同樣版本的, 而且故作傷感品味就低了. 但有幾個彈得好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8pnN9D_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Otn9RermM


2024, 森棚教官

星期四, 4月 18, 2024

The Party's Over, 散場了

     晚上學一首歌 The party's over, 馬上就喜歡了. 竟然可以把散場後要面對真實的失落寫得如此入微, 詞曲貼合, 最高潮的營造非常漂亮. 我喜歡 Tony Bennett 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1Hfd_ATxO0

The Party's Over.
It's time to call it a day.
They've burst your pretty balloon
and taken the moon away.

It's time to wind up 
the masquerade.
Just make your mind up 
the piper must be paid.

The Party's Over. 
The candles flicker and dim.
You danced and dreamed through the night, 
it seemed to be right just being with him.

Now you must wake up, 
all dreams must end.
Take off your make up, 
The Party's Over.

It's all over, 
my friend.

2024, 森棚教官

星期二, 4月 09, 2024

Li Beirut

 
    寂靜的夜, 聽到這首歌, 精神為之一振.... 靜夜就是要聽這種歌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ifAskThJ4

    這首歌旋律取自 Rodrigo 為吉他寫的協奏曲第二樂章, 好久好久, 十幾年沒聽到這個迴腸盪氣的旋律了. 改編的歌曲由黎巴嫩國寶歌手 Fairuz 填詞, 標題是 Li Beirut, 致貝魯特. 歌詞真摯動人, 凝結了貝魯特戰火下的苦難與憂傷.


致貝魯特,
我發自內心地向貝魯特問候
親吻大海和房屋,親吻形狀像老水手臉的岩石…

她是人民精神之酒
從它的汗水中,她是麵包和茉莉花。
那麼它的味道怎麼變成了火和煙的味道呢?

致貝魯特
血染之城,如手掌中的孩子
從灰燼中重獲榮耀

我的城市熄滅了它的燈
她關上了大門
晚上變得孤身一人
獨自與夜同行

你是我的……你是我的
噢,擁抱我; 你是我的
我的旗幟,明日之石,我旅行的波浪。

我人民的傷口已經綻放
媽媽們的淚水已經綻放

你,貝魯特,是我的
你是我的
哦,擁抱我吧…

2024, 森棚教官